为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优秀学生到我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进一 一、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组成人员 为全面领导和实施本院招生工作,特成立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人员如下: 1.工作小组 组长:黄玉东,副组长:尹鸽平 成员:安茂忠、王殿龙、赵九蓬、甘阳、刘丽、韩晓军 秘书:吴洁 2.监督小组 组长:姜兆华,副组长:岳会敏 成员:孟令辉、杨春晖 秘书:吴宁 二、工作方案 1. 申请者条件 申请者必须符合《565net必赢客户端2015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办法》中要求的申请条件,并且通过研究生院进行的资格审核。 2.学科考核 学科考核由化工学院组织,由学科专家组负责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参加学科考核时需要携带本科和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外语证明原件、以及其他相关申请材料原件。如果发现提供虚假材料取消考核资格。 学科考核的具体考核方式及内容如下: (1) 基础知识测试(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以笔试为主,面试为辅进行考核,由各二级学科专家组负责命题,主要内容为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见附件1),包括本学科领域内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2) 综合能力测试(100分) 以面试为主进行考核,由各二级学科专家组负责,主要内容包括: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创新意识,综合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 考核合格的同学将上报研究生院审批。 3. 各专业考核结果上报 各专业结束后将考核结果报送化工学院院办,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1)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2)学科考核记录表; (3)考核成绩单。 4、基础知识测试大纲请见附件1,考试题组请咨询报考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洁 联系电话:86413707 电子邮件:jiewu@hit.edu.cn 化工学院 附件1 化工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Ⅰ“应用化学二级学科” 一 物理化学(40分,同 “化学工艺”的大纲和考题)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 4.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不可逆电极过程 5.化学动力学 质量作用定律,浓度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机理的确定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二 电化学原理(20分) 1. 基本概念; 2.基本原理; 3.研究方法。 三 电源工艺学(20分) 1. 化学电源的主要类型; 2. 各种电池的工作原理; 3. 电池结构与组成; 4. 各种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四 电镀工艺学(20分) 1.电镀的基本概念; 2. 镀液、镀层的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金属表面处理的主要领域及其应用。 Ⅱ“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 一、 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一些现象和事实,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1.自由基聚合(包括基本原理、聚合反应、应用以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2.逐步聚合(逐步聚合的基本原理、聚合反应、应用以及聚酰亚胺、芳香聚酰胺的耐热高分子和结构设计合成与改性) 3.活性阴离子聚合(包括聚合原理、聚合反应、端基设计及应用) 4.高分子改性(包括接枝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 5.高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力学和耐热性的影响 6.共混聚合物(包括共混高聚物的相容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分离的转变行为) 7.高聚物的分子运动(包括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高聚物松弛转变及分子机理) 8.高聚物的分子量(包括分子量的表征方法、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 三、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结构 ① 问答形式(60~70分) ② 论述形式(40~30分) 注:题型会在此范围内变动,分数也会在此范围内波动。 2.内容结构 ① 高分子物理(60~70分) ② 高分子化学(40~30分) 注:每部分的分数会在此范围内波动。 四、 参考书目 1.马德柱,何平笙,《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 2.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Ⅲ “化学工艺二级学科” 一、考试内容 (一)物理化学 1.热力学第一定律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 4.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不可逆电极过程 5.化学动力学 质量作用定律,浓度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机理的确定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二)无机化学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3.元素和化合物 二、考试满分100分 1)题型结构 问答为主 2)内容结构 物理化学 (50分) 无机化学 (50分) 二、参考书目 付献彩,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Ⅳ“催化二级学科” 一 催化基本原理 1. 吸附理论 2. 催化反应动力学 3. 常见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二 催化剂物相和结构表征技术 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方法 2. 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 三 催化剂表面表征技术 1.催化剂分散度和酸性测定方法 2.红外光谱和XPS方法 主要教材 1. 吴越,应用催化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辛勤,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上、下册),科学出版社,2004。 Ⅴ“生物化工二级学科” 一、考试内容 1. 表面物理化学 l 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自由能 l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汽压 l 溶液的表面吸附 l 液-液界面的性质 l 膜 l 液固界面 l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l 固体表面的吸附 2.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l 胶体的基本特性 l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l 溶胶的动力性质 l 溶胶的光学性质 l 溶胶的电学性质 l 双电层理论和电动电势 l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l 乳状液 l 凝胶 l 大分子溶液 l 流变学基础 l 纳米粒子 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1)题型结构 问答为主 2)内容结构 ● 表面物理化学 (50分) ● 胶体分散系统与大分子溶液 (50分) 三、参考书目 付献彩,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Ⅵ “有机化学” 一、考试内容: 1. 醇 1.1 物理性质; 1.2 化学性质; 1.3 制备方法。 2. 烯烃 2.1 物理性质; 2.2 化学性质; 2.3 制备方法. 3. 卤代烃 3.1 分类; 3.2 化学性质; 3.3 制备方法。 4. 核磁共振与红外 4.1 化学位移; 4.2 自旋偶合-裂分; 4.3.1H NMR 谱图分析; 4.4 红外吸收。 二、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1. 题型结构 ① 命名(10分) ② 完成反应(30分) ③简答题(10分) ④单项选择题(18分) ⑤推测结构(12分) ⑥机理(20分) 2. 参考书目 a) 邢其毅,裴伟伟等 《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b) 宋兆成,李秋荣 《有机化学》,565net必赢客户端出版社 VII“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理学中心、报考孙克宁、张乃庆、白羽老师) 一 电化学原理 1. 基本概念; 2.基本原理; 3.研究方法。 二 电源工艺学 1. 化学电源的主要类型; 2. 各种电池的工作原理; 3. 电池结构与组成; 4. 各种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2025-01-14
-
2025-01-13
-
2025-01-10
-
2025-01-10
-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