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祝世宁院士学术讲座通知

发布时间:2017-08-24 10:22:17发布者:李佳杰阅读次数:733


应学校“科学家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祝世宁来我校访问,并为我校师生带来精彩报告,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报告人:祝世宁 院士
报告题目:引力波效应的光学类比
报告时间:2017年8月4日 上午9:00-11:00
报告地点:一校区活动中心227
主办单位:人事处
承办单位:必赢565net官网
报告人简介:
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功能材料学家;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和物理、非线性光学、激光物理与量子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祝世宁院士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Sci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与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三次获中国基础研究年度十大新闻,二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第三)所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报告摘要:
银河系中有数以几百万计的“黑洞”,它们是“死亡”了的恒星。可是人们一直没能直接观察到它们。因为它们太小、太远又有超强的引力,甚至光线路过都要被吸引。而新发现的引力波,是宇宙深处两个中等大小的黑洞碰撞引起的时空涟漪,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报告人将从引力波的产生谈起,介绍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霍金辐射与安鲁效应,讲解星系中的超大黑洞,并就如何用光子芯片在实验室里模拟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从材料角度做引力波的光学类比,演示黑洞对光的捕获以及所导致的时空弯曲和引力透镜效应,用小芯片演绎大宇宙。
发布:王玉楠 |  审核:张旭 |  来源:化工化学学院